>百科大全> 列表
徐霞客西山游记原文
时间:2025-05-12 21:19:15
答案

【原文】

十一日 鸡鸣起,具饭。昧爽,从村西即北向循西大山行。随溪而北,渐高而陟崖,共八里,为石子哨,有数家倚西山之东北隅。又北二里,乃盘山西转,有峡自西而东,合于枯飘北注之峡。溯之,依南山之北,西入二里,下陟南来峡口。峡中所种,俱红花①成畦,已可采矣。西一里,陟西来峡口,其上不多,水亦无几,有十余家当峡而居,是为落马厂②。度峡北,复依北山之南西入,一里,平上逾脊。其脊自南而北度,起为北峡之山,而北尽于罗岷者也。逾脊西行峡中,甚平,路南渐有涧形依南崖西下,路行其北。三里,数家倚北山而居,有公馆在焉,是为大坂铺。从其西下陟一里,有亭桥跨涧,于是涉涧南,依南山之北西下。二里,有数家当南峡,是为湾子桥③。有卖浆者,连糟而啜之,即余地之酒酿④也。山至是环耸杂沓,一涧自东来者,即大坂之水;一涧自南峡来者,坠峡倒崖,势甚逼仄,北下与东来之涧合而北去,小木桥横架其上。度桥,即依西山之东北行,东山至是亦有水从此峡西下,三水合而北向破峡去。东西两崖夹成一线,俱摩云夹日,溪嵌于下,蒙箐沸石,路缘于上,鏖壁摭崖。排石齿而北三里,转向西下,石势愈峻愈合。又西二里,峡曲而南,涧亦随峡而曲,路亦随涧而曲。半里,复西盘北转,路皆凿崖栈木。半里,复西向缘崖行。一里,有碑倚南山之崖,题曰“此古盘蛇谷”,乃诸葛武侯烧藤甲兵处,然后信此险之真冠滇南也。水寨高出众险之上,此峡深盘众壑之下,滇南二绝,于此乃见。碑南渐下,峡亦渐开。又西二里,乃北转下坡。复转而西一里,有木桥横涧而北,乃度,循北崖西行。一里,逾南突之脊,于是西谷大开,水盘南壑,路循北山。又西平下三里,北山西断,路乃随坡南转。西望坡西有峡自北而南,俱崇山夹立,知潞江⑤当在其下而不能见。南行二里余,则江流已从西北嵌脚下,逼东山南峡之山,转而南去矣。乃南向下坡,一里,有两三家倚江岸而栖,其前有公馆焉,乃就瀹水以饭。

徐霞客著有什么书
答案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一生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并留下了宝贵的《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以日记体形式所著的一部巨著,详细记录了他在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地理风貌、风土人情等内容,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地理学著作,也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游记作品。

这部游记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百科全书”。它不仅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和珍贵的历史资料,也展现了徐霞客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探索的执着精神。

除了《徐霞客游记》外,徐霞客还著有一些其他的地理学著作和诗文作品,但这些作品的影响力相对较小。《徐霞客游记》是他最著名和最重要的著作,也是他一生的代表作。

徐霞客的著作对后世的地理学研究、文化交流和旅游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他的探险精神和对自然的敬畏也一直激励着后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徐霞客西山游记原文
答案

徐霞客《游记》中有多次描述他登西山的经验,但没有一篇完整的文章是完全记录他登西山的全过程的。以下是一个摘录,其中可以看到徐霞客的某些经验和感受

“九月初一日,到华阳府,极道太白山,南行二十里,至舍利寺,逾宵宿

其寺。望去太白山尤高,卓然而立,望之不倦。明日赴兴隆山,果发去

西天(山中名,至其顶有神人洞,刻一神匾,上书)途次隘径,涉溪

登岩,十分困苦。至毕棚高岭,下架,相围多少松柏,俱尽老,花草时

见,乃确信神人之事实。再涉一夜,过茅屋嘴,而行约五里至西峰岩,

俄见原上竖瞭一法幢。已知至西天也。攀岩四五百仞,相去尺馀,谷

深而峭,人莫及涉。’’

以上摘录展示了徐霞客的登山经历,但并非《西山游记》的完整版本。如果您需要完整的《西山游记》原文,建议您查找相关的图书或资料,以获取全文。

推荐
© 2025 步泽电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