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的宝物主要是在1981年8月发现的“燕国大墓”中出土的。这座墓葬位于河北省易县燕下都遗址区域内,其中出土了大量的铜器、铁器、陶器、玉器、石器、骨器和金银器等珍贵文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黄金大宝剑”,这把剑镶嵌了许多宝石,奢华无比。尽管剑的部分已经锈蚀不堪,但黄金镶嵌宝石的剑柄仍然保存完好,闪闪发光。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金器达到了80余件,其精美程度也是非常夺人眼球。因此,可以说,燕国的宝藏主要体现在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上。
燕国是周朝的诸侯国之一,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不是北狄。
北狄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主要活动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北方地区,包括今天的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北狄与燕国虽然都在北方地区,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和政治实体,没有直接的关系。
在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与北狄之间曾经发生过一些战争和交往。例如,公元前 664 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率领军队攻打山戎,拯救了燕国。此外,燕国也曾经与北狄的一些部落建立过同盟关系,共同对抗其他国家。
燕国(前1044年-前222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燕国是周朝的支族战国七雄之一,国祚八百二十二年。
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姬奭于燕地即今北京地区,是为燕召公。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