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30多年来,陈健带领团队从天然气化工、碳一化工、变压吸附气体分离,到工业排放气资源化利用,再到氢能源技术开发,做的每一项技术创新均与碳减排息息相关。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化工集团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为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回答:川大材料专业 ,可能是材料类专业大学的最差的几个大学之一。而中南大学的材料类专业有亚洲第一的粉末冶金专业,在材料类专业里面是行业前十位排名!材料专业是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强了后才能强!普通材料类专业大学,比如川大,毕业后收入不高!
川大门面——“大红门”
使用了川大标识色“锦绣红”和“优雅灰”为基本色调的北大门是最具代表性的川大建筑之一。2011年,川大为了修复因512地震损坏的仿古建筑,让川大校门有了重建的机会。有关设计人员参考了人们记忆中的川大老校门,根据不能遮挡行政楼的原则,修建起了一个高大的、牌坊式的仿古建筑大门。新大门以大红为主色调,被人们称为“大红门”,据说这抹“大红”可以唤起川大人对府南河边川大老校门的记忆。
川大的行政“CPU”——明德楼
从望江校区北大门看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宏大的中式建筑,这栋被称为“明德楼”的建筑是学校行政办公楼。明德楼始建于1955年,是当年成都工学院(成都科技大学前身)的第一教学楼,由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古平南等人设计。第一教学楼的屋顶采用中国传统重檐歇山顶建筑风格,还大量使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来彰显风貌。后来,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原成都工学院)、华西医科大学三校合并后,第一教学大楼改为四川大学行政楼,2013年5月命名为“明德楼”,取自《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同年该楼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