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纪录片是一部以食物的名义而作的现代主义影像。
纵然当中穿插着对商业社会的诟病、对强制性现代化以及贫富分化的担忧、对宗教和科学的涉及,它并不想表达公民立场,并不打算渲染回归传统的普世价值观,更不是刻意警醒世人现代饮食习惯所导致的疾病多么令人惶恐和不安,只是想做一次alienation,以扔掉饭盒走进厨房的方式做一次对现代生活的抽离,重新认识我们的食物,重新认识“大自然中的人类”这个熟悉却日渐遥远的身份。
每一集的主题嵌套着自然与食物(特指人类的食物)最本质和最原始的关系,在这个关系里,找到real food,那是真实的美好的存在,是值得坚持和可以坚持的信念。
其实他们只是了解到了一些常识,或是刚刚打破一些被长期洗脑形成的常识,还有更多的理论有待去了解,知识是无限的,想象是无限的,面对广阔的宇宙,人类的认知永远是很少的,与其满足于自我满足的精神暴发户心态,不如切合实际做点实事,放低姿态让更多的人进步,与其怀疑一切停步不前,不如低下高贵的头颅认真继续学习,学习是无止境的,应该是一生的事情,人生是一个不断向自己发问,并不断寻找问题的答案的过程,同样的问题,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看法。
《妖猫传》有《阴阳师》的气韵,但远远超越装神弄鬼的奇幻。
空海是破案者,是解谜者,也是修炼者,只要孩子睡了就平静了,这种禅宗式的开悟,让该片不仅仅从视觉上,更重要的是从精神实质上,传达出了东方韵味。
在该片中有宏大的文化叙事,白乐天与空海的组合,出人意表地自然,不造作。
阿部宽将晁衡深沉、炽烈的感情演绎得如水中之刀,清晰见底而又静谧含光。
该片在视觉上还是颇为养眼的,通过极乐之宴上虚与实、人与兽并置的极尽奢华作为盛唐的回光返照,以及盛极而衰的不祥之兆。
该片无意探讨唐朝是因何而凋零,而是通过一场接一场的幻术中,一次次的自斟自饮中,来阐述凋零原因。
从表面上看去,该片是反《长恨歌》的。
按影片的叙事,《长恨歌》是不提供真相的,也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人情、人性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