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造成他人造成损害的,应由其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未成年在16周岁以上的,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此时因侵权导致的法律后果应由其自行承担,监护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对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未成年人,应当按照其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由其监护人按照规定进行赔偿。
因未成年人无法承担赔偿责任或者赔偿能力不足的,可以由监护人垫付相关费用。
如果未成年人驾驶非机动车是未经许可或者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的,应当承担相应的处罚责任。
监护人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以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
需要注意的是,未成年人驾驶非机动车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应当予以禁止。
未成年人骑电车闯红灯被撞后的处理方法如下:1. 立即报警,让警察前来处置。
2. 如果没有严重的伤亡,可以与对方驾驶员协商调解,签署交通事故协议书。如果有人员受伤或者财物损失,建议通过保险公司进行事故理赔。如果没有保险,双方也需要协商赔偿金额。
3. 如果未成年人随后出现了身体上的不适或者伤病,可以及时到医院就诊并收集病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