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获利的认定与量刑标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非法获利如果金额超过5万就会达到立案标准。如果违反国家规定,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会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
非法获利是指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收益。
例如,贩卖假药、盗版商品、非法集资、走私等行为所得到的利润都属于非法获利。
这些行为不仅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违背了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
因此,非法获利被视为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与打击。
为了打击非法获利行为,许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强了对此类行为的监管和制裁力度。
此外,社会上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倡导,呼吁人们摒弃不法行为,积极参与到反腐败和反非法获利的行动中来,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公正、法制和安全的社会环境。
根据刑法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入罪要件为“情节严重”。对于这里的“情节严重”,本次出台的司法解释明确了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等十项认定标准。
根据不同类型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要程度,司法解释设置了不同的数量标准。对于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50条“敏感信息”以上即算“情节严重”;对于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标准则是500条以上;对于其他公民个人信息,标准为5000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