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
毛遂自荐,形容自告奋勇(自荐)担职或工作。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长平之战后,秦兵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平原君决定向楚国求救,挑选20名最为得力的说客同行;还缺一人时,毛遂主动请求,跟随平原君前往。到了楚国后,平原君与楚王单独会谈了很久,都没有结果;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最终楚王同意援救赵国。平原君称赞:“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是战国时代赵国平原君的门客。秦兵攻打赵国,平原君奉命到楚国求救,毛遂主动请求跟着去。到了楚国,平原君跟楚王谈了一上午没有结果。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答应派春申君带兵去救赵国。
后来用“毛遂自荐”比喻自己推荐自己。
毛遂自荐是《史记》中的传奇故事,主要内容是毛遂向齐国国君建议利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纷争,安置自己的家乡越女族在各国宫廷中,从而达到联合对齐国威胁的目的。该故事寓意着人才的重要性,也引申出了“自荐门槛不用太高”的启示。
毛遂自荐故事饱含着智慧和策略,不仅让人深刻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也启示我们不要害怕自我推荐,要勇敢面对机会和挑战。同时,毛遂自荐的故事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不仅对于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军事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启示,更是为我们树立起一面人才招募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