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到银行存取款超过5万元时要进行相关登记。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三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办法》提到,金融机构将对单位和个人银行账户增加管控,尽职调查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其中,对个人存取现金、汇款等相关业务作出规定,即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存取款业务,需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具体来看,3月1日以后,去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将会经过三个步骤,首先要核实身份信息,然后核实资金来源,最后核实资金用途。
自2022年3月1日开始,国人需要存取款的时候,都需要按照新规定来执行。
新规定内容为:存取款现金超过5万元以上的,均需要进行用户实名认证。不进行认证的,均不能成功办理存取款业务。
答: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
对比现行规定可以发现,新规增加了“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的要求。新规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和遏制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资金安全和利益。